暂无数据
秋冬换季期,也是人们感冒的高峰期,尤其是小孩子,更加容易在这忽冷忽热的天气生病,其中发热是婴幼儿生病时的一个最常见表现。当孩子出现发热时,家长们往往手足无措,恨不得在第一时间帮孩子体温降至正常。因此,家长们能掌握关于发热的一些小知识尤为重要。
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发热?发热了怎么处理?在家怎么护理及观察发热的宝宝?
(一)为什么会发热?
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。临床上通常将肛温 ≥ 38℃ 或腋温 ≥ 37.5℃ 定义为发热。婴幼儿在包裹穿衣过多,病毒、细菌、真菌、支原体、衣原体等感染时,均可出现发热。发热时可伴有“怕冷”“寒战”“手足冰凉”。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,更容易出现高热。发热时会出现心跳、呼吸增快;头昏;全身酸痛等,令孩子感觉到不适,但发热还能够减缓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复制并增强免疫功能;促进疾病恢复。
病毒和细菌是引起婴幼儿感染发热的常见病原体,以病毒感染最为多见。目前除了流感病毒、巨细胞病毒、疱疹病毒等少数病毒有专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之外,其余的病毒感染并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,盲目使用抗生素对患儿没有益处。当孩子出现一般情况良好的病因不明急性发热时,12-24小时后可查血常规+HS-CRP,初步了解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,以对症下药,避免出现抗生素滥用。而对于超过 5~7 天的发热,可行其他相关病原体、胸片、尿常规、脑脊液的检测,以明确病因。
(二)发热了怎么处理?
孩子发热了,肯定是需要到医院就诊接受医生建议。治疗发热的目的是提高舒适度,所以现在并不主张在体温升到38.5℃以上就积极给孩子服用退热药,而是应以孩子的精神状态作为准则。具体来说,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8.5℃,精神仍然非常好,没有不适的表现时,可暂不退热。当孩子体温未达到38.5℃,但精神不佳,有疲惫、疼痛等不适感时,可给予及时服用退热药。实际上,大部分急性发热性疾病都不需要过度使用药物治疗,一般 3~5 天之内无需特殊治疗也会退热。所以,临床可根据患儿的精神状态和舒适度合理用药。
世界卫生组织 (WHO) 对全球儿童推荐的退热药目前只有两种:对乙酰氨基酚(泰诺林)和布洛芬(美林)。安乃近滴鼻、复方氨基比林肌注等已不建议使用。
(1) 2 月龄~6 月龄内的婴儿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,2 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6h;
(2) 6 月龄~3 岁的婴儿,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,2 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6-8h,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。
在用药时需注意以下两点:
正在接受发热治疗的孩子,并不需要特意唤醒儿童接受退热剂治疗。
正在接受退热药物的孩子在使用咳嗽和感冒复方制剂时应咨询医生,因这些制剂常包含退热药物,再次服用会导致药物过量。
除了药物外,还有一些非药物的物理降温方法,也能取到很好的缓解作用。
采用30℃左右舒适的温水擦拭身体,让皮肤蒸发热量从而增加热损耗,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治疗方法。酒精擦浴和冰袋外敷看似是“强劲有效”的物理降温手段,实际上却可能引起寒战,不能用于退热。且孩子的皮肤通透性强,酒精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入血,造成伤害。
(三)在家怎么护理及观察发热的孩子?
保持孩子的房间凉爽舒适。
给孩子穿着轻薄的衣服。
鼓励孩子补充足够的水份,鼓励孩子喝各种液体,如水、稀释果汁,或者口服补液盐溶液。
让孩子多休息,不建议剧烈运动。
给药前咨询医生。
就医指征:
1. 3月以下的宝宝发热。
2. 孩子除了发热还伴有昏睡、反应迟钝等神志改变、不吃东西、伴有皮疹或者呼吸困难。
3. 孩子发热并伴有脱水的症状,如口干、前囟凹陷或者尿量明显减少。
4. 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。
5. 发热伴有惊厥,或原有伴随症状如咳嗽、腹泻、呕吐等进行性加重。
6. 孩子的情况让你担心时。
撰稿:杨颖